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3的文章

深坑與綠竹筍特色農作發展

在讀完小賴老師的學術文章<農村特色食品之形成與發展:以深坑綠竹筍為例>,試圖去了解地方特色農產品是如何被構造出來的,深坑與綠竹筍的關係是如何被形塑出來,這部份透過老師的研究去做概要性的了解,首先以內容分析法分析數十年的聯合報系新聞,發現深坑與綠竹筍這兩大詞彙的關聯性是自1991年漸有進展,可知綠竹筍本非深坑故有的特色農產,而是這二十年漸漸形成。 老師另外從十五位相關人士的訪談中,追尋綠竹筍成為特色農產品的可能,這十五位訪談人士各別從生產加工者、文化中介者及消費者中找出,從生產者的角度看,綠竹筍本非深坑重要作物,但因為其產地優勢而使種植比例開始多於稻、茶,而關鍵形成綠竹筍文化的卻是中間的文化中介者,他們是一群以行銷、媒體、活動企劃等方式,將本來沒有太大關聯深坑與綠竹筍做連結的人,進而將這個連結傳播出去而為人所知,他們掌握住農作在當地的特性,形塑農作帶給當地的文化,這部分無論是農會推廣人員、地方節慶承辦人員、媒體公關公司成員等皆功不可沒,深坑鄉綠竹筍品質比賽及四寶節都是成果,當特色農作跨越出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貢獻後,已培養出一批認同在地農產並由衷喜愛的「品味社團」。 以上為研究中對特色農作與地方關係的建立的大致推論,我們可以看出一樣作物如何在文化中介者的操作下,從外界介入其中而發展,這份力量就是一種在地文化的形成與推廣。

里山倡議:永續自然生態與農法

圖片
相片取自網路 日本在2010年時提出了一項《里山倡議》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中通過且受到支持, 里山指的是村落及其週邊之山林、平原所組成之混合地景, 這項倡議主要是希望人們能回歸到住處與大自然相互融合與互動的狀態, 過去人類的生活依賴大自然而生,風、林、水、土樣樣都取之於自然, 取於自然也能回饋自然,不造成環境的負擔,更能永續的使用, 這樣的概念卻在經濟發展下,人為的無限制取用而受到破壞與枯竭。 「里山」這個概念說新不新,因為這其實也是老祖宗的智慧, 在面對社會發展下我們開始思考要重返過去與自然共生的樸實生活, 再透過我們現代人的技術與智慧,重新打造一個天人融合的世界, 其所提倡是以「自然的過程」行「社會經濟活動」, 我們依然要發展經濟,依然要生產我們所需的物資, 但里山所指的是土地與人為開發下,以自然做為媒介去生產, 比如我們種一塊水稻田,能思考附近的山林如何孕育這塊田, 在種田時,如何保護山林、涵養淨化我們的水資源, 這當中所要思考的點很廣,同樣結果是生產農作, 但因為大自然參與其中,我們對環境能更加友善。 〈里山倡議〉的具體運作,包含了三大面向,稱作「三摺法」: 第一、運用多元生態下所產出之服務,亦即此「自然過程」。 第二、傳統生態與現代科學知識的相互運用,由此創新產出。 第三、公共財的架構,生態的運行不只是個人或社區的參與,包含所有人。 個人私見,〈里山倡議〉所提的概念其實就是要我們重返自然, 去思考所住的土地與所產出的資源之間的關係,從中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永續, 這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要能達到此要有技術上的執行力, 更重要的是人們願意放下物欲,與這個土地和諧共存的心, 近來讀了一些農業相關的文章,發現很多台灣人也正在走這條路, 像是走生態工法的八煙聚落,就是用自然生態去生產農作的典型佳例, 或許在我們發展經濟與社會時,可以停下來看看這些例子, 是否能為我們美麗的寶島開創另一條發展之路。 相關推薦閱讀:http://www.swan.org.tw/mag/110_6.htm

輕鬆認識台灣史《台灣史新聞》

圖片
作者:曹銘宗 ;繪者:杜福安; 出版社:貓頭鷹 《台灣史新聞》自出版後我一直蠻想買一本回來當消遣書籍看, 遲遲未有行動,直到前陣子利用Tazze的二手書販賣所得購得, 這本書被定位在台灣歷史的書籍,內容是介紹台灣從島嶼形成到現代的大小歷史事件, 特別之處在於它的編排是以「新聞」的版面去呈現,以幾年為一個單位編成報紙格式, 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都被編成了報紙新聞,讀起來相對平易近人而不學術, 且除了文字外,另外安插了大量的照片與插圖做為報導的補充畫面, 圖文並茂之下顯得豐富趣味,插畫部份的幽默感往往也令人會心一笑。

思考土地、人我價值《 半農半X的幸福之路 》讀後心得

圖片
半農半X的幸福之路-塩見直紀 因為對農業的關注使自己有機會讀到這本著作, 作者塩見直紀先生開創「半農半X研究所」,長期將半農半X的理念傳達出去, 也同時致力於發掘生活週遭的X, 半農半X指的是在生活中一邊務農,一邊實踐自己的X X是指個人的天賦,邊務農之餘,邊力行自我天賦, 為的是與這個社會做到生命的連結,能靠自己的X為社會付出, 這當中所蘊含的有對土地的關懷、生命意義的追尋以及人我關係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