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閱讀心得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
談到親子教育彷彿成了很多家庭的惡夢,父母想盡力做好父母的角色,或許造就家庭的問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作者吳曉樂在過去擔任多個家庭的家教時,看到的家庭教育問題,家教的職責是教書,讓學生在校成績進步、考取好的學校,這樣一個極為功利的工作,讓作者在深入各個家庭後,體會到親子教育與溝通上的阻礙,並分享出她所見到的九個家庭、九個小故事。
九篇故事讓我們看到九個家庭的教養悲劇,每篇讀完我都有很深刻的感觸,礙於篇幅,啾以下分享兩則最觸心的故事的感想:
《第5個家:一脈不相承》
明玉、茉莉與小葉跨越三代的故事,明玉與茉莉母女都因爲遷就傳統父權體系的思惟,即使高學歷、課業表現優秀,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茉莉生下了小葉,小葉與祖母、母親不同,是個極度內向又沉浸在自己繪畫創作興趣、課業表現不佳的小女生。
小葉的父親以課業表現做爲對女兒愛的條件,小葉靠作弊取得全班第三時得到父親的愛,當課業表現一般般時,父親又收回了愛。茉莉與小葉因爲男人的想法受到拘束,都背離自己所好,只是努力「扮演」好家人的角色。
或許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爲了維護自尊,將自己的價值觀輸入給了子女,但子女的真正想法卻不爲父母所知,無形中造就兩世代的隔闔,相互不相了解,又面臨父母高高在上、子女在下噤不吭聲的威權壓力,孩子更是封閉自己、父母更是不去了解原因,只覺得孩子笨、失去學習能力。
----
《第8個家:怪獸都聚在一起了》
這篇故事是透過三個角色的視角,來敘述一個班級風雲人物漢偉自暴自棄,毀滅自己學生生涯的悲劇。第一個視角主角漢偉本人,認為自己本來深受班級同學愛戴,但母親過度的關心干涉他的學校生活,最後落得成為班級眾矢之的,自我放逐。
第二視角媽媽,因為傳統的母親性格一心只想帶好漢偉,處處護著他,甚至責難漢偉的同學、同學家長與老師。
第三視角葛老師,是個校園經驗老道的明師,也是這則故事的第三者,應算旁觀者清的角色,處處給予漢偉機會,卻也屢屢受挫,最終選擇離職。
三個視角各有主見,各只看見一部分的真實,卻從未有過真正的溝通,護子心切的媽媽不懂孩子要的是甚麼,自視甚高的主角不懂被校園排擠的原因。我們每個人都非上帝有著全知全能的視角,但缺乏關懷與了解,彼此的自以為是注定釀造故事的悲劇。
----
故事很多很精彩,有幾篇故事甚至一度讓啾眼眶泛紅、沉思許久。本書的名字取的非常貼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父母或許為了滿足虛榮心、控制慾,或者是真正順應社會現實而為了孩子好,而極力去形塑一個理想孩子的模樣,但父母與孩子終究是不同個體,在華人的文化上很重視教育及家庭倫理,但過度的強調,反讓孩子壓縮在父母的控制下,而失去生而為人的自由。
我很喜歡作者最後的分享,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去干涉、控制,看起來好像是父母在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但是真正該為孩子負責的,是孩子自己不是嗎?
啾很感恩有開明的家庭,父母不會干預我的選擇,甚至全力支持(即使這個選擇有違當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而啾自己也算是會讀書的料,在升學表現上算不錯,也因為這緣故從高中到大學一直生活在所謂明星學校的氛圍中。讀完本書其實最害怕的是自己就是一個升學主義加明星學校環境成長的人,是否面對下一代時,會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控制孩子,忽視了下一代真正想要的呢?
以此閱讀心得勉勵。
----
以下分享一些印象深刻的摘要:
--教育的存在,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拿到很高的分數,教育是要讓每個孩子的天賦都能伸展到極限,並且尊重他最終的成果。
--母親兩極化的反應,讓我成了一個非常好勝、得失心很重的人
--在母親的心目中,一個決定的做成,只要小孩子有發表過意見,做父母的就符合「民主」的條件了。這同時也暗示了一個危險,母親認為她不必認真聆聽孩子的意見。
--平衡「玩」與「讀書」的界限很難,很多家長不願做這課題,就想了一個很取巧的方式:盡量壓縮小孩玩樂的時間。
--小孩被視為獨立個體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我所生長的這塊土地上,常情並不是這樣子的,家長們更傾向把孩子視為所有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