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之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2/6講座摘要心得

本次參與國際書展是為了聽獨立書店的座談,故針對座談的部份略加論述,
以下是兩場所參與的座談的主題摘要,並附以個人一點小小心得。

獨立書店與農學市集
主持人:蘇至弘(水木書苑負責人)
主講人:陳孟凱(合樸市集召集人)

心得摘要:
主講者是農學市集的負責人,在務農方面比較具有可以論述的東西,
在由此延伸討論各行各業的問題,與其說談獨立書店與農業,
更像在談整體社會的生產結構問題。


一開始主講者便用一顆蛋的產出去回朔它的製造過程所涉及的諸產業,
有蛋要有雞,雞是畜牧業所來,更往上還有養殖過程中所需的能源問題,
蛋只是一個比喻,比喻了在工業化產出下的物質生活,
我們今天的物質享受絕對比兩百年前的皇帝好,
原因是我們抽中了石油這張樂透,
但我們自以為這張樂透永遠花不完,這是很可笑的。

這個由能源開採而建立的物質生活體系在現在已相當堅固,
可悲的是現在的教育都在教導我們為這個體系服務,
我們被灌輸了要不斷賺錢的價值觀,
卻忘了這個體系總有一天會因為能源短缺而崩垮,
而我們的政治選票也是選擇只求經濟成長的那方。

意識到這個結構問題的人就是我們在座這些少數人,
我們想努力對抗這個結構,但卻為多數人所排擠,
甚至越熟的人越擔心我們(笑)

講者提出一個觀念,從「市場經濟」到「互助經濟」,
有別於市場經濟,互助經濟是希望將人與地球都放在重要位置,
可說是從個我英雄到群我互惠、競爭比較到合作互助、
效率到效能、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及從價格到價值。

其所推展的合樸農學市集,便以「合樸幸福學」在努力著,
提倡重新分配時間,不只是追逐金錢,要找有熱情的事去做,
更要自己動手做,試著與人連結,建立互助互惠的社群。

最後提到泰國農業的精神:供養僧侶、留種延續、
給大家分享,最後剩的才拿去賣。

----

全台灣最活躍的一個書店–獨立書店與社會運動
主持人:楊緬因(公共冊所書店負責人)
主講人:余國信(洪雅書房負責人)

心得摘要:
這場講座是由兩位獨立書店負責人進行相互的分享,
一個位於台灣北部、一個位於南部,不同的理念與方式成為今日的書店,
「公共冊所」書店因為收購百年建國鈔票轉賣而起家,
每個月光店租、人事成本就已極高,全靠緬因先生及友人的熱情在支撐,
其在社會運動的推展上,曾因為華光社區將進行拆遷,
而將該社區留下的書以一個二手書主題轉賣,來讓大家認識這個社區,
近期則針對洪蘭譯作爭議事件進行了研究會,
講者稱這是種「文化運動」,對譯著的事作一個抗議與討論。

另一間「洪雅書房」,則是起源於菜市場借攤位起家,投入的員工以義工為主,
很難定義獨立書店以及社會運動的關係,就因社會面臨了一些問題,
需要透過知識的傳達來將社會理念訴諸大眾,
不過負責人國信先生也自嘲不要太多人搞社運,不讓大家永遠意見不合沒完沒了。

整場演講聽來了解獨立書店經營的艱辛,基本上獨立書店生來不為賺錢,
能努力的只是讓虧錢慢一點,完全靠熱情在實踐,
真的撐不下去就放手賣了吧!相信會有後繼者包下來繼續努力,
現在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的成立更能幫助撐不了的書店繼續走下去,
仔細想想主流書店都一間間收了,獨立書店之存在真的很令人動容,
這個社會需要一些非主流的媒體或出版者或書店去平衡,
我們樂見的是一個多元文化並存的台灣,並以此影響社會,
透過閱讀我思考很多東西,這正是當中帶給我的快樂,
我想找時間拜訪一間一間有理念的獨立書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閱讀心得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