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角中暗隱的書聲《聽見書店的聲音》

出版: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
這次要介紹的書很特別,是上次參與國際書展時,在獨立書店展所購得的小書,介紹了台灣各處獨立書店的風景及店主人的理想與努力過程。一直沒有刻意讀完它,而是利用空暇一間店、一間店這樣的看完,從中找到自己對享受閱讀的樂趣及閱讀場域的想像。


「獨立書店」該如何定義?沒有人說的準,簡言之是相對連鎖知名實體書店,在經營上較為獨立,靠書店主人的理念展店與販賣符合店長想法的書籍與商品,從書中例舉的數家獨立書店中可以看到一些與連鎖書店不同的特點,首先是選書的眼光,在連鎖書店中必須販售各類書籍,不論好壞或冷熱程度,必須顧全所有顧客的消費書籍,依靠賣出的書籍來維持客源及營收,獨立書店則由店長選書,一位店長關心什麼領域的知識,他就會引進相關書籍來做為主要販售主題,顧客也相對注重在關心領域相同的書友,可以說是長尾理論中的利基市場,專為滿足這群獨特的顧客而生,但也因為領域相似,往往店長與顧客間的交流會激盪出很多深刻的想法。書中店家的例子,例如「女書店」以女性及性別研究書籍、「信鴿法國書店」以法文書籍、「阿福的書店」以童書等做主題性書籍販售,由此吸引相關讀者共同深入。

在經營上,獨立書店相對隨性,不受傳統書店該有的樣式所綁住,上述的選書是一項,連鎖書店不能只選擇幾種書系做販售(因為客源必須廣泛),而除了選書,獨立書店跳脫傳統書店架構,更添加許多書本外的服務或商品來豐富自己,比如「水木書苑」與合樸農學市集進行有善環境的推廣、「晃晃二手書店」為背包客服務,也架設了李瑾倫工作室的文創商品及街貓照顧、「註書店」只販售一百本店長選書及手沖咖啡服務等,以各個店長想去關心的主題及行動,從書籍之外額外去服務顧客或公益關懷。

獨立書店依循店長的性格來自由開設,有些店的實際販售物甚至已經快脫離書籍為主,但他們都透過書來展露他們的精神。「聽見書店的聲音」希望讀者從中知道書店所要傳達的想法,已經書店經營之不易,做為一個利基小眾市場,獨立書店的維繫不易,多靠店長長期蝕本的熱情及當地居民或志工的贊助來支撐,稍一不甚隨時會再消失一間書店,但台灣豐富的生命力就是靠這些獨立鬥士們在打造,我們需要去關心到很多非主流的相關議題,來促使黯然的社會更添色彩,他們就是在做這些事。

我以「巷角中暗隱的書聲」為題,正因為這些書主人們正在各個街巷暗角進行知識的傳播,這些力量微薄但卻必要,這個社會是靠無數的人們互相對話交流,如果弱勢的一方不為自己說話,那有一天聲音就會埋沒,他們就是在做聲音的傳達。

很感激有機會透過本書認識這些書店,書中所介紹的獨立書店老實說只去過「唐山書店」(而且是因為大學時期受老師指示去那裡買教科書),之後若有空暇想好好造訪幾處蠻觸我心弦的書店,進入裡面認識書、享受書,了解老闆想傳達什麼樣的理念給我們。基於一位愛閱讀的讀者的身份,我想好好深入書店中,閱讀的過程不離書店,書店與書不分離的關係更值得自己細細品味書店風情。

最後,各獨立書店於去年聯合成立了「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做為一個相互支持的平台來撐起獨立書店的一片天,本書也是他們在成立後首樣印刷品,並受文化部補助而生,相信未來的他們在這樣的力量下能更穩定與茁壯的發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閱讀心得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