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閱讀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譯者: 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


《被討厭的勇氣》由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合力著書,採用哲學家思辨的方式,一問一答去討論人們如何得到幸福,而當中的主人翁「哲學家」,除接觸西方哲學外,更研究阿德勒心理學,透過阿德勒心理學來引導我們面對自我的心理。


《被討厭的勇氣》有很多觀點讓我聯想到《金剛經》,書中提及阿德勒心理學是「目的論」的心理學觀點,過去經驗、未發的可能都不影響「現在」,我們可能自以為過去一些生活經驗影響我們的想法,導致要做任何事前被這個經驗所影響,但過去與未來根本不能影響我們,我們的所做所為只看中當下的念頭,你是為何而做?我們當下的心念與想法影響我們的生活風格。

比如一個個性內向者,害怕與人有互動,因為過去他有被人拒絕的經驗,但那樣的經驗並不能說在未來他與其他人互動必然遭到拒絕,當下這位內向者可以選擇突破那層心房,與他人深交,所以過去與未來會如何都不該是影響我們判斷事情或做事的標準,正所謂《金剛經》中「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而是安在當下的狀態中,好好過每分每秒。

阿德勒說「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人之所以有煩惱,是因為有了其他人的存在,有了互動、有了比較,產生出自卑或優越的心理,而我們在情感思緒也受周遭的人所影響,如何面對就需要做「課題分離」,人際間的所做所為是誰的課題,比如父母照顧孩子是父母的課題,但孩子被照顧後的成長是孩子的課題,我們不能把別人的課題納入自己的課題,像是父母供應孩子食物,就認為孩子就要吃的飽吃的壯,供給食物是父母的課題,但後續孩子是否去吃、如何吃、吃完對身心有甚麼影響,這是孩子的課題,父母不該擔心孩子吃的怎樣,影響自己的情緒,甚至引發出自私、自利的想法。

如何活出自己的價值,就如很多人討論甚麼是幸福,阿德勒認為人既然無法脫離人際關係,我們就是一個共同體,要讓自己感受到自己每個行為有其價值與意義,就要讓自己認定所做所為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因感受到當下作為對他人的奉獻,進而認同自我、接納自我。

這本書一直列為啾的選讀書籍,是從一位認識不久的朋友介紹下才去閱讀,這位朋友一直散發給我一種很陰沉、負面的感覺,每次與他對談都有種烏雲瀰漫周遭的感覺,但從他的口中聽到這本書,給我一種矛盾的違和。每個人都有他的不完美,但形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與思維,也許就在於是否能願意接納,並有勇氣面對這樣的自己,這本書也許就是要傳遞給人一種力量,帶給人勇氣去面對所遭所遇、培養人的自信心,相信這位朋友也因為缺乏那樣的自信,而需要另外的慰藉與指導吧!

讀完後啾開始在生活中時時刻刻思考自己當下的思緒,並在面對擔憂的事情時,以一種過去經驗不該影響自己,重要在當下的心念去面對每件困難,並從中思考做這件事是否有其意義在,雖然還在努力學習實踐的狀態,隱約中感覺到自己開始越來越不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那就盡力去做吧!正所謂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感謝這本書帶給我們勇氣、強化自信,面對人生百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閱讀心得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