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VS虛擬 - 類比VS數位
最近剛讀完《老派科技的逆襲》,書中主要是論述一些我們生活行為如何從實體進展到虛擬,從類比改變為數位,比如聽音樂,從聽黑膠到CD到數位音樂下載,不置可否的隨著科技進展確實讓很多行為從類比轉變為數位,過去我們買東西會習慣出門找店家,現在透過網購可以快速找到我們要的,並迅速送達指定地點。
以我自己為例,舉閱讀這個例子,幾年前我還是非常喜歡逛書店、買書、屯書、看實體書,陸陸續續入手了amazon的kindle及kobo電子閱讀器後,逛書店買書的習慣雖然還在,但撥了很大的比例給數位書城平台了,數位的發展真的帶給閱讀這件事非常多方便,比如不用帶實體書本,用一塊板子就能隨時隨地閱讀,尤其在利用零碎時間上非常有效果,不知覺間閱讀速度有所提升。但後來我也開始反思是否全面轉變到數位平台上,數位平台確實價格低廉且閱讀方便,但相對這種透過演算法的推薦書本行銷模式,剝奪了我逛書店的樂趣,好像每次想找書看來看去都是固定那幾本熱銷書映入眼簾,無形中或許也讓一些小眾書籍曝光率下降,長尾效應是否依然存在呢?
另一個例子想分享的是我的ipad,當初買ipad是看上它可以書寫筆記的功能,不用帶筆記本就能走到哪寫到哪,但後來發現這樣的學習模式反而奇差無比......彷彿少了甚麼記憶點似的。
我自己的工作是系統工程師,需要為客戶設計打造出符合他們使用需求的數位工具,但隨著與客戶的需求了解越來越深,發現很多東西雖然數位化可以解決問題,但實體工具的運用卻未必不好,反而給予使用者更深刻的感官記憶,數位系統就變成只是點點滑鼠、key些文字而已了。
這篇網誌我是用數位的方式記錄下來的,但不禁回憶起大學時每年換一本一日一頁的日記本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學生時代買了歲時紀、noleskine,耗費極大心力去書寫日記,看來無效率,但當時每天書寫的回憶現在偶爾翻看一看,彷彿歷歷在目,這就是類比行為在感官刺激上,數位始終望塵莫及之處吧!
以我自己為例,舉閱讀這個例子,幾年前我還是非常喜歡逛書店、買書、屯書、看實體書,陸陸續續入手了amazon的kindle及kobo電子閱讀器後,逛書店買書的習慣雖然還在,但撥了很大的比例給數位書城平台了,數位的發展真的帶給閱讀這件事非常多方便,比如不用帶實體書本,用一塊板子就能隨時隨地閱讀,尤其在利用零碎時間上非常有效果,不知覺間閱讀速度有所提升。但後來我也開始反思是否全面轉變到數位平台上,數位平台確實價格低廉且閱讀方便,但相對這種透過演算法的推薦書本行銷模式,剝奪了我逛書店的樂趣,好像每次想找書看來看去都是固定那幾本熱銷書映入眼簾,無形中或許也讓一些小眾書籍曝光率下降,長尾效應是否依然存在呢?
另一個例子想分享的是我的ipad,當初買ipad是看上它可以書寫筆記的功能,不用帶筆記本就能走到哪寫到哪,但後來發現這樣的學習模式反而奇差無比......彷彿少了甚麼記憶點似的。
我自己的工作是系統工程師,需要為客戶設計打造出符合他們使用需求的數位工具,但隨著與客戶的需求了解越來越深,發現很多東西雖然數位化可以解決問題,但實體工具的運用卻未必不好,反而給予使用者更深刻的感官記憶,數位系統就變成只是點點滑鼠、key些文字而已了。
這篇網誌我是用數位的方式記錄下來的,但不禁回憶起大學時每年換一本一日一頁的日記本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學生時代買了歲時紀、noleskine,耗費極大心力去書寫日記,看來無效率,但當時每天書寫的回憶現在偶爾翻看一看,彷彿歷歷在目,這就是類比行為在感官刺激上,數位始終望塵莫及之處吧!
留言
張貼留言